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开展新时期HIV检测与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 创新和发展研究项目现场调研活动

来源: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时间:2025-07-21 14:50:00 浏览次数:36

为积极探索新时期 HIV 检测与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助力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2025年7月16-17日,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在重庆市巴南区组织开展“新时期 HIV 检测与治疗‘一站式’服务模式创新和发展研究项目”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交流会。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副主任刘玉芬、治疗与关怀室副主任甘秀敏等专家参加调研,来自项目地区湖北荆州、浙江温州、重庆巴南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就项目进展及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2.jpg 

调研现场

首先,专家一行到巴南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实地查看艾滋病感染者门诊及病人档案治疗,详细询问艾滋病感染者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初筛及阳性确认时间以及抗病毒治疗个案随访时间及记录等,规范整齐的治疗档案给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界石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汇报了辖区艾滋病人抗病毒治疗情况以及转介流程,专家们对镇政府设立一名宣传员,参与动员新报告HIV感染者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做法给予肯定。在巴南区疾控中心,督导组一行首先查看了实验室HIV检测记录及信息平台,认真核对从初筛到确认的时间,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巴南区疾控中心主任宋应惠介绍了自开展“一站式”服务项目以来,初筛阳性到确证平均天数由2024年的3.7天缩短到2.8天,7天治疗率由原来的57.91%提高到82.76%,30天治疗率由2024年的77.02%提高到93.28%。防治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1.jpg 

座谈会现场

在7月17日上午召开的座谈会上,来自湖北和浙江两省及重庆市疾控中心艾防所专家分别详细汇报了项目的开展情况。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在优化 HIV 检测流程、提升治疗效率、完善患者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部分地区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快速传输与共享,缩短了从检测到确诊的时间;还有地区加强了医疗机构与疾控部门的协作,为患者提供无缝衔接的治疗服务。

随后,针对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如检测资源分配不均、患者依从性有待提高、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需完善等,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思路。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现场调研和座谈会意义重大,不仅深入了解了项目地区的实际情况,也为后续项目的优化调整提供了依据。未来,基金会将继续携手各地,持续推动“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完善,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可借鉴和可推广的经验,为早日终结艾滋病流行贡献力量。

 

供稿:李芸芸

责编:袁继征

审核:刘中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