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同步举办HIV暴露预防培训会探索非定点机构参与HIV暴露预防新模式
9月6日至7日,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在广州、深圳两地相继举办“非HIV定点医疗机构参与提供HIV暴露前后药物预防服务”项目培训会。作为全国五个试点城市的重要站点,两地会议聚焦政策解读、经验分享与地方实践,为推动非定点医疗机构融入艾滋病防控体系注入新动能。
凝聚多方合力,筑牢防控屏障
开幕式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刘中夫主持,基金会理事长孙新华在致辞中强调,暴露前后预防(PrEP/PEP)是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和控制传播的关键策略,需充分发挥非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及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广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林鹏表示,广东省将以试点项目为契机,探索“疾控-医院-社区”联动机制。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艳则从技术层面提出,要加快长效药物临床应用与互联网服务模式的创新,提升预防服务的可及性。
资深专家解读,分享实战经验
培训内容涵盖国际与国内HIV暴露预防新进展、技术指南解读、长效药物应用、互联网平台服务模式以及定点与非定点医疗机构经验分享等多个方面。来自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陈仲丹博士、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干预室董薇副主任、上海市疾控中心主管医师刘春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何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李凌华及主任医师凌雪梅和荷尔健康医学总监薛珲博士等进行了专题授课。两地还分别邀请了本地代表——广州白云区非定点医疗机构刘杰伟、深圳和睦家医院靳哲以及社会组织代表李小米、鞠岗进行了实战经验交流。
剖析两地经验,引领基层实践
广州站:白云区经验引领基层实践 广州培训会重点展示了白云区非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建设成果。该区通过简化就诊流程、开展医护培训、联动社区宣传,已实现辖区内PrEP服务覆盖率提升40%。艾防中心干预室董薇在解读《HIV暴露前后预防技术指南》时特别提到,白云区“一站式咨询-检测-用药”模式值得全省推广。此外,会议还探讨了长效药物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应用前景,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外展服务的创新案例。
深圳站:社会办医与互联网服务成亮点 深圳会场聚焦非公立医疗机构参与和数字化服务转型。和睦家医院分享了私立医疗机构开展PrEP门诊的标准化流程,其“隐私保护-个性化咨询-随访管理”闭环模式获与会专家肯定。深圳市疾控中心传防所赵锦副所长介绍,当地已建成“线上咨询+线下取药”互联网服务平台,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大幅降低了服务门槛。
此次系列培训为两地非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及社会组织提供了政策指导与实操经验,下一步,基金会将联合试点城市持续推进服务网络建设,助力《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目标实现。
供稿:李芸芸
责编:袁继征
审核:刘中夫